“误”入律道“江湖”,苦乐皆是风景 ──一名老律师的人生江湖

 

入律道江湖,苦乐皆是风景

   ──一名老律师的人生江湖

时光飞逝,一眨眼,行走律道“江湖”,已三十四个春秋。值纪念中国律师制度恢复四十周年之际,应省律协之约,草就本文,意从一个视角,以中国律师业发展见证人之一,抒发一点感悟。

一、梦想屡立屡破、屡破屡立

1954年金秋,长江特大洪灾之后,我不适时地来到这个世界。父亲虽只有简师学历,当时也算是小知识分子,但系贫农成分,故而“官”居村小校长。        

贫寒的家境,自幼锻就父亲勤劳、刻苦、坚韧等优秀特质,故而工作刻苦认真。得益于其谨小慎微之个性,使他有幸躲过反右的风暴。但也不长进,辗转数个村小,至我成年之时,其“官”也仅至乡小校长。但父亲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,即便在以糠菜、粗粮充饥的艰苦时代,仍坚持以微博工资供养五个子女读书。        

感恩父母,赐给一个不算太笨的脑袋,小学五年,成绩良好,履任班学习委员之“职”。少年时期,酷爱小说,最为崇拜的人是老舍、矛盾等大作家,自幼立志要上大学,最大梦想是当个作家。虽从外国小说中看到有法官、有律师,但却不明白中国为什么没看到律师。        

谁曾想,1966年8月,“炮打司令部”一声炮响,炸塌了全国的书桌。刚读完小学五年级的我,实质已“被辍学”。但见学哥学姐们戴着红袖章,满世界地“闹革命”,“某虎”、“某龙”战斗队四处横行,批这个、斗那个,甚至打着红旗,列队步行去北京。最令我痛苦的是,几乎所有小说都被批为“毒草”,酷爱读书的我,到处都找不到爱读的书了。       

一日隅经县十字街中心,只见小山一般的书堆,正被点火焚烧。我甚感可惜,无知的我,冲进火堆,抢抓几本,撒腿就跑。奇怪的是,戴红袖章的学哥学姐们也未追赶。可能他们以为只是一个小屁孩顽皮。后悉,是某战斗队要把县图书馆的“毒草”全部铲除。        

我的小学拖了七年,1968年7月,我领到一张十分简陋的小学毕业证书,揣在怀中之时,也还颇有点成就感,甚至幻想,哪天能揣上大学毕业证书。        

在“复课闹革命”的口号下,1968年9月,我家出生相隔均不足两年的兄妹三人,一道免考升入初中。哥哥小学八年,我七年,妹妹六年,从而出现中国教育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,三届小学毕业生,一道上初中。        

自然升入初中后,拉锯般地“复课闹革命”、“停课闹革命”,三年中,也未安生上过多少天课。好在家庭贫寒,益于父母教诲,“小孩子莫论国是、莫干坏事”,三年中也从未批准斗谁,以致今生连红卫兵荣誉称号都未能获。大多数时间都在种地、砍柴、做小工、挖草药补贴生活,也未枉人生三年。         

1970年7月,兄妹三人一道初中毕业,国家出台“四个面向”的分配政策。城市户口凡年满十六周岁的,一律不准升高中,只能选择进工厂、去兵团、下农村。但进工厂、去兵团的指标都极少,唯有下农村人数不限。虽我们全家几乎每天都处于饥寒的恐慌中,但高度重视教育的父亲,仍毅然决定,让我刚满17周岁的哥哥下放农村,坚持供养不足16周岁、15周岁的我和妹妹上高中读书。        

感恩邓公的“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”,感恩那个时代老师的良知,两年半的高中,我还算是学了点基础知识。时闻国家有意恢复高考的小道消息,又一次次激起我上大学的梦想。        

1973年1月,高中毕业,国家酝酿恢复高考,但最终出台的政策是从“工农兵”中推荐参考,我的高考梦又被破灭。随即,按政策,只能去农村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        

当年高考之日,我偷偷溜到考点,看着考生进入考场,心中好生羡慕,立志要在农村好好表现,争取两年后能被推荐参考。        

谁曾想,竟有人借张铁生发牢骚的一张白卷为炸弹,再次炸碎了一个泱泱大国的高考制度,当然也炸碎了我的大学梦。        

农村五年,我可谓百分百地努力吃苦、积极表现,但推荐上大学却均与我无缘。连已被推荐的招工,在政审时也以我舅舅是右派、外公是资本家成分而被淘汰。那天,我郁闷地生平第一次醉酒,且心中屡屡无声呐喊:“问苍茫大地,人生出路在何方?”      

  不堪回首的那些年,上大学的梦想立了被破,破了又立,屡立屡破,屡破屡立!        

更悲哀的是无书可读,好在鲁迅的作品没有被禁,期间阅读了鲁先生的大部分作品,也感恩这位讽刺大师教会我“阿Q”的思维方式,常以“运交华盖欲何求,未敢翻身已碰头。破帽遮颜过闹市,漏船载酒泛中流。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”的自嘲麻痹自己,倒也化解了不少烦恼。期间也曾尝试过诗歌、散文、短篇小说的创作,皆因水平有限,心有牢骚而不入主流,自然毫无建树,唯一收获只是排解了心中些许忧闷。

二、一朝有幸,梦想成真

再次感恩邓公。1977年10月,国家公布恢复高考的决定,对我而言,无疑是天大的利好消息,大学梦再次被激活。因惧“文科危险论”的风险,加之家境贫寒,决定报考国家资助的师范理科,并得以不求人地走进高考考场。        

也许是天之惠顾,一朝有幸,梦想成真。1978年1月15日,时年23岁2个月另19天的我接到了安师大淮北分校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。这一天,无疑是我这一年中最感阳光快乐的一日,也是我家庭、家族中最感荣曜的一天。随后几日,亲戚、朋友纷纷上门道喜。戴了二十年右派帽子的舅舅,颤抖着双手,递给我一张十元纸币,感谢我为他争了光。不善言表示爱,只知以行施恩的慈父,那双充满欣喜和父爱的眼眸,令我刻骨铭心,永生不会忘却。        

大学四年,奈师资水平不如人意,好在师范类课程理论多为肤浅,应对考试,并无压力。期间,小说瘾又犯,校图书馆中100多部中外名著,被我借阅浏览。除阅读时的快感外,更给了我日后工作学习软实力的积淀。       

在隅读莎翁《亨利六世》剧本中“杀死所有律师”的台词时,虽无什么深刻感受,但却把律师与坏人划上了等号。同时,也明白了为什么律师多被划为右派,且被国家取缔。

三、于打压,与结缘

在那个人生并无自主选择空间的时代,1982年1月,我怀揣毕业证书、理学士学位证书、分配通知,回到家乡教师进修学校任教,并任班主任。面对100名从民办教师中择优、转正进修的学生,其中不乏年长于我者。这批从田埂上择优转正的民办教师,深知机会来之不易,我的严格要求,深得他们理解,至今还被他们多人尊重。        

然第二届前来进修的100名学生,都是应“顶职”政策任教的,其中不乏基础知识很差,且无心读书者。作为班主任,我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学习纪律。为杜绝考试抄袭,我所任课出的是AB卷,并宣布任何人考试作弊,一律作零分处理,并校内张榜通报。         

一日,某领导之子作弊,被我当即逐出考场,记零分,并校内张榜通报,择日补考,然该领导则视我有意触其尊严而忌恨在心。1983年8月,我被以“优秀人才”名义,发配到乡下担任“严打刑事犯罪工作队”队员。虽不甘离开挚爱的讲台,且时值孩子不满周岁,但组织决定,也无可抗拒。        

幸得这位领导心胸狭窄的权力打压,我自此与法结缘。坦诚地说,在此之前,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我,却对“法律”毫无研究。这可能是现年青人都无法想象的荒唐。现才明白,国家近三十年频繁的阶级斗争,正是缺少了“法律”准绳的约束。        

四个月的工作就是搜集几个乡违法犯罪人的信息,调查取证。我所在的工作队中,我最年青、学历最高,文字工作自然归我。也许是工作出色,1984年1月,又被借调到县法院,担任书记员三个月,即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,担当起刑事审判法官的职责。好在年青,学习能力尚强,经突击恶补刑法、刑诉法,在半年时间里,也审结了十多个案件,判了三十多个被告人的刑。        

半年法官工作,使我认识了律师是干什么的,以一个法官的视角,也着实让我相对准确地定位了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,必须以说服法官为最佳效果的原则。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些人说律师是坏人,因为他们总是在为坏人说好话。        

就我这么一个非法律专业的门外汉,却赢得院领导高度欣赏,征得我同意后,主动帮我做好了调入法院工作的手续。因改革开放后,各部门都到教育界选调人才,造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。此时,正值国家强调教师归队,于是县教育局坚决不放。1984年9月,我又被召回,被委以一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之职。        

期间,县司法局也相中了我,希望我到县法律顾问处任律师。得悉法院都调不动,只好作罢,但却发给了我一本“兼职律师工作者”的证件。自此,涉足“律道”。        

该中学地处县城中心,教师多与官员有亲,但教学质量却极差,被社会列为“三流三等”学校。也许是仗着年青气盛,第一次教师会上,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放言,要以3—6年时间,把学校打造为全县一流中学。        

这样想,也就是这么干了。仗着点小权,陆续推出包括不打招呼的听课、抽查作业、检查备课笔记、鼓励自学、择优评比,当然也有物资奖励等十多项教改措施。        

经三年的艰苦教改,学校声誉大幅提升,成为县城仅次于省级名校的位次。也许是工作确有一点成绩,组织上三年提拔三次,令我以副校长身份主政该校。

四、改革受挫,入律道

1988年,国家首次推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改革工作。也许是我年轻气盛,意借此定编定员、解决严重超编政策的东风,又干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事。以民主测评方式,“挂”起了学校四分之一的教师。        

被“停职”的教师们,虽然工资照发,但他们闲处在家,脸面难堪。于是,他们终日奔走各部门“上访”,人民来信也四处纷飞。事后了解,这些教师的亲属,无一是草根,科、处、厅级皆有。更有多人多次叫骂到校长室,甚至堵在我家门口。一怒之下,我将其中一对叫骂最恶的夫妇告上法庭,以其以侮辱、诽谤方式损害我的人身权为由,请求法院判令其赔礼道歉,并承担精神损失费10元。官司是打赢了,但工作处境并无实质性改观。鉴于制度问题,教委虽也无可奈何,但也未否定我的改革方案。好在他们都是铁饭碗,一段时间后,也都有了更适合的岗位。        

多年来,我也曾多次反思当年的鲁莽行为,的确伤害了那些被“停职”的教师。他们可能并无什么错,而错的应当是制度。为此,是否该向他们道歉,真的很纠结。        

面对改革受挫,一时也是心灰意冷。一气之下,1989年3月,向教委呈交了辞职及请调报告,要求调入县国办律所工作,去当一名为坏人讲好话,为好人做好事的“坏人”。我们认为,这个工作最适合我直爽性格且厌倦无聊约束的“个性”。然教委断然表示不批。于是,我斗胆将校管理工作托付给一副校长,去另一学校当了一名代课老师。一学期后,教委还是不批,两级教委主任约谈,并许以多个可任之职,但我都未妥协,且放弃学校工资,擅自“逃”到律所当了一名兼职律师。也幸当时没有现《公务员法》类的法律,我的“任性”行为也未被处分。        

如此任性一年,教委见我去意已决,于1990年1月签发了调令,此时,我得以全身涉入律道。        

任兼职律师的5年中,办结了数十起刑、民案件,顺带参加了1986年全国首次律师资格统考。也许是今生与律道有缘,上苍庇佑,当时还从未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我,竟然仅以读懂并理解当时主要法律法条的方式,在律考中,取得4份考卷310.5分的良好成绩,继而取得律师资格。同期,也通过了三年法律专业专科自学考试,取得了法学专科毕业证。

五、律道行走,苦乐皆成趣

成为一名专职律师后,我立志要当一名好律师。八年后,又辞掉公职,撺掇几个人,弄了个合伙所,并任主任至今。律道行走,虽是风云变幻、酸甜苦辣、沟沟坎坎,甚至险象环生。我的不变对策就是严守律道,把牢良知底线。三十多年,从未“闯祸”,且成果尚可,甚至拾得地方“理辩律师”、“刑辩高手”、“改制专家”等褒奖名头,也从未被投诉。总的感受是“律道行走三十秋,苦乐皆成趣”。        

仗于理科严谨逻辑思维的优势,“误”入律道后,虽不敢讲是风生水起,至少自感得心应手,但也时有困惑。        

曾记刚入律道之时,一对落实政策的古稀老人状告一对年青夫妇,案由是排除妨害。因被告在其落实政策返还的住房门口搭建有一烧煤炉的小披屋,煤气熏得他们无法开门。该被告委托我代理,经我现场察看,老夫妻床铺距煤炉不足两米,现场令我心酸。当即直言要求该被告主动拆除。这对夫妇十分恼火,指责我不为他们讲话,随后即要求解除委托,我欣然同意。该案判决,当无悬念,但据后了解,这对夫妇因抗拒法院强制执行而被拘留。此案令我深思:至今,律师的天职中是否也包含为这类恶人讲好话的义务?        

随着律道资历积累,承办案件多为复杂疑难之案。曾记九十年代初,一伙车匪路霸横行赣、闽、鲁、鄂、沪等省长途汽车,利用套红蓝铅笔的游戏,大肆诈骗,诈骗不成,即暴力抢劫,作案300余起,受害人千余,惊动公安部。仅江苏、安徽警方就抓获140余人,法制日报以“五十万公里大追捕”为题作了两整版篇幅的报道,并定性为“特大车匪路霸诈骗抢劫集团犯罪”。我接受委托为其中第二被告倪某辩护。经分析被指控的56起犯罪中,多为临时纠合性共同犯罪,并无明确固定的首要分子。因此,我运用数据分析方式,自定为“数据论证法”并说服了法庭,否定了集团犯罪的指控。但一审判决8名被告死刑,倪某也在其中。上诉后,我推定他们一定还有余罪,于是我动员倪某检举立功,以争取二审从轻。倪某接受建议,检举了多起犯罪,经协调警方补充侦查,又抓获数名犯罪嫌疑人。二审法院据此认定倪某立功,改判死缓。        

二审结案后,我将该案总结成文,刊载于《精彩辩词》一书。依倪某罪行,当时处死也并无不妥。经律师在辩护中动员其检举立功,而改判死缓,社会可能有不同评价,但这也正是律师社会价值功能的体现。        

在为中央电视台“焦点访谈”栏目播出的数十人的团伙“假冒军人招摇撞骗案”、“安徽法制报”披露的“江南制毒第一案”、“南方周末”两版刊载的“危险的游戏”中某副区长杀死情人案以及数十起官员的职务犯罪案、数十起重大故意杀人、抢劫案的被告人辩护中,我始终坚持律师法治思维的理性、以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为原则,恪守律师职业良知,从而被地方司法界誉为“理辩律师”。因二十余起无罪辩护成功的案例,《安徽律师》杂志曾作专访报道。在《中国律师》杂志采访时,我坦言:“在刑事诉讼中,控方与辩方不存在胜败诉的伪命题,只要被告人得到的是罪罚相当的处罚,就是双赢。任何一起错误的刑事判决,对控辩双方都是双输。双方虽职能不同,但目标都是一致的,即体现法律的社会公平正义。”        

在民事纠纷案的代理中,我恪守的原则是“息讼安民”。几十年的执业生涯中,从未无原则地怂恿过任何一个当事人打官司。“浇水不浇油”、“认理不认亲”是我的律道准则。因此,虽然我“浪费”了很多时间,也少挣了钱,但我自感心安,自认为社会的和谐做了一点贡献。        

在担任两级政府法律顾问的二十多年里,为两级政府成功化解了数十起群体纠纷。特别是在为市、区两级政府公有制企业破产、改制、重组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中,平衡利益;淡化矛盾;无情改制、有情操作;扶危救困等实务技巧的运用,既维护了群众职工的合法权益,也维护了政府的威信,十多年期间与数千个体直接对话,除与极少数有极端思维的人有过辩论外,不仅未遭辱骂,反而拾得“良知律师”的名头。官方也以我为地方企业改制所做工作,是一名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律师的评价,而授予市、省两级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,且为地方中介机构人员唯一获此殊荣的非企业家。        

世界上没有哪一位律师不遇到败诉的苦恼甚至愤怒,也没有哪一个律师没有享受到胜诉的乐趣。但只要坚守了职业的良知,就能体会到律道“苦乐皆成趣”的感受。

六、律道江湖,一路皆风景

为弥补专业理论水平的不足,读书自然是唯一选择。繁忙工作之余,又经自考,不惑之年后,又取得法学本科第二学历、法学士第二学位。        

天道酬勤,对多数人是获取成就的唯一路径。对于“智商不差、情商低下”、终身信奉自我奋斗的我,体会深刻。        

对勤劳者,社会一定是认可的。在专业技术职称上,至人生天命之后,得益于外语考试的政策豁免及其他综合实力,倒也顺利晋升一级。虽有同仁对此不屑,但我仍认为是社会对律师成就的一份认可。        

在协会工作方面,由市、省专委会委员,到多届主任。由两级律协理事到常务理事、市律协副会长,直至近年,才逐步淡出。虽不算什么,但自感为行业自律,做了一点工作。        

在社会兼职方面,多时,头衔十余。市、区两级政府法律顾问,一做就是二十多年,现仍未被解聘,还被市委及邻县政府聘任为法律顾问。在市人大常委会,也由二十年前的法律咨询员“升任”所谓立法咨询专家。还有每年少则数场,多则十余场的各类法治讲座。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时间干不挣钱的事。有人笑问,你已执业多年,何苦还要如此辛苦。甚至有人嘲讽,挣那么多钱干什么。对此,只能呵呵一笑。他们可能不知,有多少辛苦却都是无偿的,但所获却是自感尚有一点社会存在价值的心理感受。颇为理想化的是,还想借为公权力机关解决一些麻烦的“业绩”,换取权力者对律师看法的改变。        

律道江湖,奥秘无限,行走律道,时遇困惑,但在困惑中思考,也是一大乐趣。        

也许是自幼的作家梦未能实现,执业中一遇困惑,就自然开启思考、写作的冲动。司法制度的改革、所有制问题的困惑、立法的不如人意、执法的偏颇等,都能激发我写点什么的“灵感”。于是有了《谁来保护小集体职工权益》、《公有资产的“两权分离”与刑法的适用》、《中国物权法的立法障碍──所有制问题之我见》、《集体所有制当予取消》、《问题源于体制》、《构建法治和谐的土地物权制度》、《国家政治制度与律师社会定位及作用》、《法律视角下的‘钉子户’》、《恶意诉讼行为性质及法律责任的界定》、《公序良俗的道德自律与法律的强力自治》、《辞职法官当律师对司法业态的影响》等近百篇的法学专业“杂文”。近百次的各级论坛交流研讨,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。省及国家级刊物上也刊载了几十篇文章,包括一些核心期刊。虽可能不算什么学术建树,但也不乏独到见解。各级论坛获奖证书也拿了几十本,虽可能也无什么价值,但却让我明白了更多的法治事理,激活了大脑的思维,以致有省律协领导,把我戏称为“安徽律师的常青树”。        

在荣誉方面,领衔的律所,曾蝉联省级优秀律所、省律所综合实力评比前五十强及其他十多项荣誉称号;个人也幸获市、省优秀、十佳律师;市、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等荣誉。虽有些许汗颜之感,但也感恩今生没有白活。曾记得,获省十佳律师消息在当地论坛上传播时,有网友赞:“程校长离开教育口,我们少了一位优秀校长,出了一名十佳律师。”另一网友却说:“未必,若他还在教育口上,并不一定能获优秀校长荣誉,体制可能不允评。”对此评论,我十分赞同。        

律道“江湖”万余日,时有艰辛、疲惫之感,也有郁闷、不解之时,甚至风险之忧,但一路风景却是绚丽多彩。虽因人生偶遇事件而“误”入律道,但却感恩律道给了我体现人生价值的快乐,也许我确已到把律师职业升格到律师事业的高度。        

但凡与我年岁相当的同仁,可能都有各自“误”入律道且更为精彩的故事和人生感慨。值纪念中国律师制度恢复四十周年之际,仅以本文,以说一个数千字历史小故事的方式,希望年青的同仁们能认识到:律道江湖,虽有评不尽的五味杂陈,但更有风景无限的人生精彩。        

法治尚未成功,同仁当须努力! 

安徽师阳安顺律师事务所

律师:程学平

手机:13905630595

草于2018年8月

创建时间:2020-03-11 17:21
首页标题    学术研究    “误”入律道“江湖”,苦乐皆是风景 ──一名老律师的人生江湖

 您当前的位置:

收藏
浏览量:0